Skip to main content
Foster mother Asako Yoshinari and her foster child at a park near her home in Inzai, Chiba prefecture, Japan, June 24, 2016. © 2016 Toru Hanai/Reuters

「他們不愛我們,」17歲的健司在2012年這樣對我說。他指的是當時收容他的東京某家兒童養護設施。「許多工作人員僅僅把照顧我們視為例行公事。」

健司從三歲起就被機構收容。他指出了日本為雙親缺乏照顧能力或意願的兒童所設立的養護制度的根本問題:它已淪為一種商機。政府補助加深了民營兒童養護設施對改革的抗拒,並創造出鼓勵把更多孩子安置在機構,而非更能讓他們獲得疼愛和撫育的寄養家庭的誘因。

但就在上週,日本實施一套新的改革措施,可能促使前述成本效益計算發生變化。

新制度建立在2022年修法的基礎上,以財務誘因引導民營兒童養護設施改變商業模式,轉型為對寄養家長進行召募、培訓、挑選和支援的「寄養照顧支援中心」,並協助生活在寄養家庭的兒童邁向獨立自主。

現有兒童養護設施若轉型為寄養照顧支援中心,政府將依其援助的寄養家庭數目資助其全職人力。

這項改革歸功於一群為數不多的倡議人士和國會議員的艱苦工作,他們十多年來努力對抗來自民營機構的強大遊說攻勢。

在我認識健司時,將近4萬名兒童受到日本替代照顧系統安置,其中只有不到百分之12生活在寄養家庭,其他絕大部分都生活在養護機構。日本政府於2017年設下目標,要將嬰幼兒的寄養比例提高到百分之75,學齡兒童寄養比例提高到百分之50。但截至2022年,兒童得到寄養家庭照顧的比例只達到百分之24。

這次改革已跨出重要一步,但進一步的改變仍有必要,例如儘速關閉所有嬰兒照顧設施。

每個日本兒童都有權享有家庭生活。如果不能是他們的親生父母,替代方案的選項不應包含機構,而是他們的近親屬、收養或真心疼愛他們的寄養家庭。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區域/國家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