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捐款赞助

中国政府将减少‘非医学需要’人工流产

新纲要敲响生殖权利警钟

中国已取消一胎化政策,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某公家机关的围墙上仍有倡导该政策的标语,2021年8月26日。 © 2021读卖新闻,取自美联社图片

中国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今天发布《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将“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列为促进妇女发展的措施之一。

尽管尚未明确中国政府有何具体政策规划以“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但从它采取侵犯人权甚至暴力手段限制女性生殖选择权及身体自主权的历史来看,这项发展需要加以严肃关注。在2011-2020年的纲要中,同一条目的说法是“预防和控制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

中国共产党1949年夺取全国政权后不久,主席毛泽东就鼓励通过人口增长创造人力资源。因此,中国人口在30年内几乎翻了一倍。直到1979年,为了遏制人口增长、缓和天然资源短缺,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严苛的“一胎化政策”,限制大多数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有关当局为落实政策,对无数妇女进行强迫结扎、强迫绝育和强迫人工流产,在1980到1990年代尤其激烈。 1991年5月到8月,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地方政府曾发动“百日无孩”运动,强迫所有孕妇不论是否符合一胎化政策都要接受人工流产。

一胎化政策导致人口迅速老龄化、劳动力萎缩,于是中国政府日渐期待人民多多怀孕。 2015年,北京出台允许所有夫妇生育两个子女的二孩政策,生育率起初略见提高,但对人口增长并无明显助益。今年6月,北京宣布三孩政策,招致众多网民惊讶和挖苦。

今天,中国各地许多人仍在承受被强迫人工流产的创伤之苦。但现在,未经官方承认或问责,北京已开始进行有侵犯人权之虞的政策逆转。

不变的是,中国政府仍旧将女性的身体视为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工具。

过去,为了夺回对自己身体的控制权,无数中国妇女曾经反抗那些限制她们生育子女数目的侵犯人权措施。不管这次“减少非医学需要人工流产”的计划意味什么,中国女性必将继续为她们的生殖权利而奋斗。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区域/国家

最多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