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捐款赞助
Would you like to read this page in English?
Yes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Prosecutor Karim Khan gives an interview with Reuters about Israel and the occupied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The Hague, Netherlands, October 12, 2023.  © 2023 REUTERS/Piroschka van de Wouw/File Photo

(海牙)-人权观察今天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在美国和以色列等国强大反对下决定对以色列高阶领导人哈马斯官员发出逮捕令,值得国际支持。

2024年11月21日,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前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Yoav Gallant)以及哈马斯军事部门卡桑旅(Qassam Brigades)指挥官穆罕默德・迪亚布・易卜拉欣・马斯里(Mohammed Diab Ibrahim al-Masri,化名“穆罕默德・戴夫”[“Mohammed Deif”])发出逮捕令。

“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领导人和哈马斯官员发出逮捕令,打破了某些人总能消遥法外的印象,” 人权观察国际司法部副主任芭吉丝・贾拉(Balkees Jarrah)说。“在国际刑事法院司法程序遭遇公然阻挠之际,此举更加意义非凡。国际刑事法院能否有效履行职责,端视各国政府是否具备支持查办犯行不分何处、何人所为的意志。”

国际刑事法院法官裁定,有合理基础认为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对至迟于2023年10月8日起在加沙走廊实施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行为负有责任,包括使平民陷于饥饿、蓄意针对平民人口进行攻击、故意杀人和迫害。法官确定,有合理基础认为戴夫对至迟于2023年10月7日起在以色列和加沙实施的战争罪和危害人类罪行为负有责任,包括灭绝、故意杀人和劫持人质。

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于5月20日宣布已向该法院法官申请签发逮捕令,包括对内塔尼亚胡、加兰特、戴夫、时任哈马斯加沙地区领导人叶海亚・辛瓦尔(Yahya Sinwar)和前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Ismail Haniyeh)。卡里姆・汗的办公室后来撤回对哈尼亚的申请,因哈尼亚已于7月31日赴德黑兰出席伊朗总统就职典礼时遇刺身亡。法官也确认检察官已于辛瓦尔死亡后对其撤回申请。

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对检察官申请的审核一度因为英国于6月10日请求准予提交法庭之友意见书而被延搁,英国主张国际刑事法院对以色列国民的管辖权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于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定》而受到阻却。人权观察指出,这项提议似旨在拖延判决,因为国际刑事法院的职权已于先前得到另一组法官确认

法官同意了英国的请求,继而又就同一问题接受了另外63份分别来自各国政府、政府间组织、学者、联合国官员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庭之友意见书。巴勒斯坦参与了相关审理,但以色列当时并未提交意见。

英国在7月政府改组后放弃了前述提议,但由其开启的程序最终导致法官延迟对逮捕令作出裁决。人权观察、国际特赦组织和酷刑救济组织(REDRESS)于7月敦促新任英国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停止执行英国前届政府提交法庭之友意见书的计画。

前述团体并于8月联同开放社会司法倡议(Open Society Justice Initiative)和欧洲宪法与人权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and Human Rights)提交法庭之友意见书,主张《奥斯陆协定》与本件裁定无关且该协定并未排除国际刑事法院行使管辖权。

8月23日,卡里姆・汗办公室提交对所有法庭之友意见书的回应,同时请求国际刑事法院法官就其申请逮捕令以“最急件”速为裁定。以色列于9月23日就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递状提出抗辩,并请求该法院法官对内塔尼亚胡和加兰特的逮捕令申请作不受理裁定。卡里姆・汗办公室于9月27日提出答辩,吁请国际刑事法院法官驳回以色列抗辩。 11月21日,法官认定以色列的抗辩“不成熟”而予裁驳。

国际刑事法院早前曾由另一组法官于2021年2月作成国际刑事法院对巴勒斯坦情势具有管辖权的裁定,这是应前任检察官法图・本苏达(Fatou Bensouda)于2020年1月提出的申请。法图・本苏达办公室于2019年12月就巴勒斯坦情势完成近五年的初步审查,认定进行正式调查的所有必要条件均已满足。她的办公室已于2021年3月展开调查。

巴勒斯坦于2015年成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并追溯授权该法院处理自2014年6月13日起在其领域内或由其国民犯下的严重罪行,包括2014年加沙地区的敌对行为。2018年5月,巴勒斯坦正式请求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进行调查,并确认其与法院合作的承诺。以色列已签署但尚未批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后于2002年宣布无意成为该法院成员。

2023年11月,孟加拉、玻利维亚、科摩罗、吉布地和南非(皆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将巴勒斯坦情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其中涉及多项战争罪、危害人类罪和种族灭绝罪。

同月,多个巴勒斯坦非政府组织联名递状敦请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考虑将种族隔离和种族灭绝罪行纳入其进行中的调查。墨西哥和智利也于2024年1月向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提交巴勒斯坦情势。

人权观察指出,此次发出逮捕令的裁定是在法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之际作出的。今年4 月,12名美国参议员预期逮捕令可能即将签发而向卡里姆・汗发出威胁,若起诉以色列高级官员则将对他实施制裁。内塔尼亚胡也呼吁各国政府阻止法院发出逮捕令。卡里姆・汗办公室谴责这些威胁,并指出国际刑事法院也可起诉妨碍司法公正人士。

5月底,据英国《卫报》和以色列公民媒体《+972 杂志》、《Local Call》报导,以色列官员持续监视国际刑事法院高级官员长达九年,这是阻挠国际刑事法院调查巴勒斯坦情势的秘密行动一环。 6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授权就涉及美国公民或盟邦的案件对国际刑事法院及其官员和支持该法院调查之人员实施制裁。

面对上述威胁,94个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于6月14日对法院表示“坚定支持”。在此联合声明之前,国际刑事法院多个成员国(包括联合国安理会部分成员)、欧盟高级代表、联合国多位专家和许多非政府组织也先后表态支持该法院。人权观察表示,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应再次重申其承诺,保护国际刑事法院及其官员以及与之合作的各方免受任何政治干预和压力。

11月17日,美国参议院候任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John Thune)呼吁立即处理美国众议院通过的前述法案,并誓言将制裁列为“下届国会的首要任务”。

除了发出维护司法正义的强烈政治讯息外,国际刑事法院成员国还应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或在可能的情况下消除针对法院的潜在制裁的影响。相关措施应包括制定或实施国家或区域阻却法规(blocking statutes),例如《欧盟阻却法规》。

由于国际刑事法院本身没有警察部队,因此必须依靠各国协助逮捕嫌犯。国际刑事法院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在逮捕和移交法院通缉人员方面予以合作。

由于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团体之间的敌对行为当中所犯下的罪行缺乏问责,导致包括黎巴嫩也门在内整个中东地区的人权侵犯也连带加剧。人权观察表示,黎巴嫩应紧急赋予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以便该法院检察官对黎巴嫩境内严重国际罪行展开调查。

“逮捕令最终应当促进国际社会弭平战祸、确保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所有死难者的正义得以伸张,” 贾拉说。“在有罪不罚现象横行无阻超过半世纪之后,对其中一些最严重罪行负有责任的人应当付出代价,才能让死难者和幸存者获得一些他们被亏欠已久的正义。”

Your tax deductible gift can help stop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and save lives around the world.

区域/国家

最多人浏览